登入 | 首頁
賣家刊登買家顧問免費廣告刊登

商家資訊

服務類型

案件管理

新聞中心

0180公告

一個人的臨終》作者上野千鶴子:尊嚴並優雅的走完人生最後旅程,需要三個條件 from關鍵評論

分享觀點從這開始

《一個人的臨終》作者上野千鶴子:尊嚴並優雅的走完人生最後旅程,需要三個條件

《一個人的臨終》作者上野千鶴子|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潘柏翰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位思想與筆鋒銳利的社會學家在訪談尾聲又展露出以一貫之的樂觀,表示她對台灣居家臨終或醫療也是樂觀以對。我詢問她原因是為什麼,「台灣的年輕人在我眼中非常有政治參與的能量啊。」來自日本的上野交出了她的觀察報告,希望這本作品也能給走在日本後面的台灣社會一些啟發。

唸給你聽 
powerd by Cyberon
  

同樣位處在東亞,近幾年日本與台灣可以說是為了高齡化挑戰費盡心思。日本雖然較台灣早面對上述議題,但並不表示台灣可以就此掉以輕心。以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為例,日本花了11年的時間轉變為社會中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是老年人,而台灣依據國發會推估,只需八年的時間就會步入超高齡社會。在高齡化的腳程上,台灣的速度並不亞於日本。

隨著社會中白髮蒼蒼的老年人口與日俱增,無論華人文化有多忌諱談論死亡,終究是每個人都要面對,也必須得思考人生的尾聲要在哪個場合結束。

繼《一個人的老後》和《一個人的老後【男人版】》出版後,日本知名的女性主義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這次在人生的旅途上又走得更前面,預言了未來的日本社會即將走向一個人臨終的時代,並親自走訪了居家臨終的現場,交出了這本堪稱是觀察報告的《一個人的臨終》。

上野千鶴子先前趁著台北國際書展之際來到了台灣,我們邀請她分享在日本居家臨終現場的所見所聞,同時也給予高齡化速度並不亞於日本的台灣,在臨終和長照議題的若干建議。

隨著年紀增長,生命的最後一程該如何走完或許是每個年長者都曾想過的,但為何上野千鶴子思考的是「在家」「一個人」的臨終?答案就在日本的社會變遷之中。依據上野千鶴子在新書裡的資料,日本舉辦東京奧運(2020)那年,65歲以上單身者的比例(33.3%)將會超越夫妻同住(32.5%)者,而2020之後的情形依據推估,單身者的比例只會繼續超前;那麼為何是「在家」,而非醫院?我們可以參考另一位日本作家河合雅司《未來年表》裡的資料,日本的病床數將從2013年的134萬7,000張減少至2025年的115-119萬張。換言之,在病床數一路減少的趨勢下,團塊世代的臨終需求似乎無法全由醫院來滿足。

面對「死亡醫院化」的主流現象,居家臨終有未來嗎?

相對於上述呈現了團塊世代的未來不見得都能在醫院臨終,值得深思的一個現象是「死亡醫院化」。依據上野在新書裡提供的數據,2015年時日本人有高達76.6%是在醫院臨終、12.7%的人在家臨終、8.6%的人在安養院臨終。但當調查問及希望能在哪裡臨終時,有半數的日本人希望在家過世,30%的人也希望在家但不確定是否能如願。換言之,多數日本人都希望能在家臨終,但實際結果卻並不一定能如願。

面對這樣的現象,上野說到在過去醫療資源有限的年代,能夠到醫院接受治療或是臨終是奢侈的象徵。但她認為時代已經有所轉變,並拋出一個質疑:「生病的當事人真的喜歡到醫院嗎?」

lrdzxmezg9iqq6q1k4oormcfglff5l
Photo Credit: maxlkt@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面對目前在醫院過世的人仍是多數,我很好奇上野是否對居家臨終的未來還是樂觀以對?

「Yes, we can.」這是上野鏗鏘有力的回答,也順手拿出了平板將採訪當日的一則朝日新聞給我看。這則新聞的標題為〈可以克服2025年的問題嗎?四月要改變診療費用〉,上野表示日本社會的變化相當快速,這則新聞反映的是日本政府已經開始為居家醫療做準備,希望透過提高居家醫療的診療報酬費,讓老人年在家接受到的醫療服務品質能有所提升。在上野的言談和新書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得到居家臨終在她眼裡是時勢之所趨。

但時勢之所趨並沒有如此順理成章,想要在家臨終需要的條件有哪些?眼前又有哪些難關需要克服?

在家臨終的三個條件:24小時待命的到宅照護+護理+到宅醫療團隊

上野在新書中開宗明義地點出,老後想要獨自在家臨終的三個條件是「24小時待命的到宅照護+護理+醫療團隊」,也就是在住家附近的照護資源豐沛的前提下,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獨自離去才有可能。親自見過居家醫療與安寧療護實踐後,上野也明白要有足夠的照護資源就要有相對應的人力。

照護人力缺乏是日本和台灣共同面臨的困境,也是上野相當關切的。上野分享日本雖然已經開辦長照保險多年,照護人力不足仍是個問題。居家服務員在日本面臨低薪、不穩定的勞動條件等問題,女性從事居服員的比例也較高,她認為這與外籍看護在台灣的處境類似,並表示日本政府也正考慮引進外籍人士來補充照護人力,但上野對此並不贊同。

「要提升他們的報酬,就必須讓社會認為這是份有價值的工作。不論在台灣或日本,都認為看護是女性閒暇時在做的工作。社會觀念沒有改變的話,要提升報酬就很難。」這番話中也感受得到受過女性主義訓練的上野,對女性處境的關懷。

這三個條件的排序也顯露出在居家照護當中,醫師不再是最重要的角色,照護和護理的重要性反而日益凸顯。上野在訪談與新書中都表示,畢竟在居家照護當中,當事人才是主角,照護和醫療團隊都扮演輔佐的角色。提供照護的醫護人員也不只是將執業的場所從醫院轉移到住家如此簡單而已,上野以「加/減法」比喻醫院醫師與在宅醫師的差別——前者是對病患提供愈多的醫療處置愈好,後者則以病患原先的生活為重心,盡可能減少加諸在病患身上的治療。上野表示日本在宅醫師的人數有愈來愈多的趨勢,這也會使得社會對醫療的概念會漸漸轉變。

一切都在轉變中,如同日本社會在高齡化的影響下也快速變遷。雖然親自走訪也參與過許多居家的實踐,上野在書中也點出了這些照護資源無法遍地發芽的原因。但她認為目前的日本社會已經具備了「實踐末期居家醫療的基礎建設與人才」,接下來的挑戰正是如何縮小城鄉間的資源差距,以及維持服務的水準。

一個人的臨終,也包含作者自己的嗎?

在新書中毫不避諱地談論臨終和死亡,甚至到居家臨終現場參與式觀察的上野,令我十分好奇她是否有想過或規劃過自己的臨終?

笑著回答問題的上野說她當然有想過。如同在《一個人的臨終》書裡提及,他說自己接近臨終時身旁的朋友也都垂垂老矣了,所以得找一位信得過的專家,並確保在住家附近有她認為在家臨終需具備的三個條件,剩下的就是透過通訊軟體(例如:Skype)與朋友敘敘舊,即使不見面還是能聯繫維持關係。

上野表示在即將臨終前,會希望能與有共同回憶的人回顧曾經共有的時光,人生才會顯得有意義。腦筋動得很快的她隨即以此趟新書宣傳行程為例,笑著說在將來要是她和此書的編輯都臥床了,還是可以一同回味此趟台灣行的點點滴滴。她說在日本有一種義工(書中稱之為「天使團隊」)是專門在人臨終前陪伴、聆聽當事人的回憶,但上野更希望的是能將自己的回憶記錄下來。

DSC_0315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潘柏翰攝上野千鶴子(右)與《一個人的臨終》一書的編輯,兩人手中拿的分別是《一個人的臨終》日文版與中文版書籍。
為了讓父母親能自己生活,年輕人也要一起努力

縱使《一個人的臨終》關心的是日本社會的未來,「人終將一死」是在各個國家與文化的人共享的生命經驗。我詢問年已七旬的上野有沒有想要給台灣讀者的建議,她表示特別想對年輕的台灣讀者喊話。她說年輕人也許會認為臨終、死亡離自己還很遠,但應該要思考未來如何照顧自己的父母親,並且從父母親的死亡中汲取經驗。如此年輕的這一輩才會知道自己的人生旅途的尾聲想要怎麼樣劃上休止符。

上野表示希望年輕一輩不要為了照顧父母而犧牲了自己,「父母若想要讓孩子們安心、不造成他們的負擔,只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一個人也能好好生活、終老,這樣就可以了。」為了讓父母親即使一人也能生活,她接著說年輕人就必須要一起努力讓居家醫療和鄰居的相關配套到位。

這位思想與筆鋒銳利的社會學家在訪談尾聲又展露出以一貫之的樂觀,表示她對台灣居家臨終或醫療也是樂觀以對。我詢問她原因是為什麼,「台灣的年輕人在我眼中非常有政治參與的能量啊。」來自日本的上野交出了她的觀察報告,希望這本作品也能給走在日本後面的台灣社會一些啟發。

相關書摘
書籍介紹

一個人的臨終:人生到了最後,都是一個人。做好準備,有尊嚴、安詳地走完最後一段路》,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上野千鶴子
譯者:賴庭筠

「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看著一個接著一個離世的親友們,開始有了「原來,死亡沒有那麼地遙遠,不過就在身邊而已。」以及「接下來就可能是我了……」的深刻體悟,不禁想著日漸衰老的自己,該如何規劃,才能安詳地迎接死亡的來臨呢?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將是一個人」你曾想過,該用什麼方式迎向你人生的最後路程?這本書是給希望臨終前能有完善規劃的人,更是給為人子女想要讓家人走得安穩的人。

當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意識到生命步入倒數計時的時刻,很難說不害怕。但比起害怕死亡,相信更加令人擔心的會是臨終前「生不如死」的情況:

  • 被移送到醫院做沒有意義的延命醫療!
  • 年邁後被送到陌生且品質不好的照護機構!
  • 即將邁向死亡之路,也沒有可以值得信賴的送終者!

為了避免在最後這個緊要關頭,身邊的人無法提供合適的方案,自己也慌了手腳,走得不安心,倒不如事先做好臨終規畫,有尊嚴地離開人世,也留給世人一個想念。文中,上野千鶴子在分析了老後居家照護醫療以及多位臨終者的實際案例後,主張即使沒有親友、或是失智症者,都能選擇在家一個人臨終,尊嚴並優雅的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一個人的臨終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