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2018作者:吳思源
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曾寫過一首名詩叫「喪鐘為誰而敲」,最後幾句是這樣:
「所以當喪鐘響起的時候,
請不要問喪鐘為誰而敲,
喪鐘為你而敲。」
同樣道理,喪禮又是為誰而設的呢?當然一般人會說喪禮一定是為逝者而設,逝者才是喪禮的主角,因此在選擇喪禮的時間或地點時,必然是以最能襯托出逝者的個性和最能幫助逝者親友紀念逝者為目的。
但在具體籌辦喪禮的時候,不少家人卻把重點放在如何「方便」親友出席,例如一定要在周末周日,又或最好在晚上,以為這樣才可以令更多人出席,場面才會熱鬧。
其實一個最好的喪禮,不在於客似雲來,車水馬龍,花籃花圈多若星河,而是在於至親摯友可以在安静的環境深情送別,默念逝者的一生,然後送上祝福。
典型的中國人喪禮重熱鬧,重派頭,那怕來的人多是畀面派對,匆匆來鞠一個躬,看看送來的花圈有無寫錯自己的名字,然後看錶及時走人。反觀西人的喪禮,多是寥寥可數但全部都是有心人,是逝者生前的知己好友,他們齊集在小教堂,在悠掦的詩歌陪隨下,互訴衷情,為逝者點一支蠟燭,獻上誠摰的祝禱。
小小的喪禮,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異。但當喪禮被視作喪家人脈的寒暑表。喪禮的本來意義也被掏空了。
2018-05-28(991人參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