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張麗善跟高齡90多歲的老農民,共同召開記者會陳情,指出有很多老農民在農保試辦期間加入農保,繳了30、40年,但在沒有耕作之後,可能因為身體或經濟因素將土地賣掉,最後卻因名下無地不符規定,無法申請喪葬補助費,棺材本變成空,要求政府應該放寬標準。
舉標語、喊口號,老農民跟著立委共同出席記者會陳情,許多農民耕作了一輩子,繳了長期農保費,最後卻因名下沒土地,無法申請喪葬津貼,引發公平性爭議。
陳情老農民吳先生表示,「我已經93歲了,小孩都在外面,為了我之後的醫藥費生活費,也許他們會把土地賣掉,將來我也會死啊,必須要向政府申請喪葬補助費。」
雲林縣大埤鄉村長王萬來說也說,「有的在民國77年11月前,所加入的這些老農民,有的做到老做到歪腰土地賣掉養老,農委會卻說他不符合條件,說難聽一點,就是他們快死光了啦,所以在這裡拜託農委會這裡,能放寬他們領的資格。」
老農民控訴,民國78年農保正式成立前,在試辦時加入的人,耕作期間大多已繳了30、40年的農保,奉獻青春、體力、勞力耕作,事後可能因家庭變革、經濟因素把地賣掉或移轉,但依現行法規規定,要申請15萬3000元的農民喪葬津貼資格,須符合自有農業用地條件,導致他們最後「棺材本」變成空,親屬想領也領不到。
張麗善呼籲,「希望可以讓他們不要提供土地所有權狀,而是提供土地登記謄本確定,他們加入的時候確實是有農保的身份,也確實是有土地,那後來這樣土地移轉,我相信我們不要對於這些老農民,過度苛求。」
勞保局農民保險組組長彭德明回應,「一年大概有3萬多件申請喪葬津貼的,大概有600多件,審查時候沒有土地被退保,將來主管機關有修正法令的話,我們會依法令來執行。」
儘管無奈,但相關單位強調是遵循規定辦理。立委指出類似案例並非少數,將成立老農固本申訴專線,就盼能放寬標準,讓一生為土地打拼的老農民,能夠老有所終。
(民視新聞/李宜庭、王翊軒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