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昀媽
身後的事想要更加符合自己的期望,就得多和家人溝通,及時談生論死。照片/鄭嘉蕙提供摯友罹癌,從發現、開刀到離世不到半年。出殯當天去現場幫忙之後回到家,夫妻兩就把對出殯、葬禮的想法和孩子一起討論,不管日後誰先遇到,只希望身後事處理能更加符合自己的想法。
「請不要讓主持人一直闡述我,說一大推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偉大事蹟…」我首先發難。
台灣殯葬業很專業,喪葬禮儀還有專業證照在規範。參加過家祭、公祭的人就明白,一切流程基本上就是聽從主持人的指揮進行。問題就出在主持人並不認識亡者啊!說了很多歌功頌德的話語、描述連串亡者的嘉言懿行,聽了這些公式化的台詞倍感陌生,更別說感人了…
問題還出在殯葬禮儀公司美麗的服務人員,小姐穿著極短窄裙、蹬著高跟鞋,比畫著比指揮交通還忙乎的手勢,這些沒有溫度的儀式,真的有撫慰家屬悲傷的身心嗎?
昀爸聽完我的「儀式篇」,馬上補充他的「山葬篇」。
「如果可以,火化之後請帶我的骨灰到台灣的高山。選一個視野遼闊的山頭撒下去,讓我在山上安安靜靜看風景。」昀爸說。
「遊客中心附近人比較多,不好嗎?」孩子馬上提問。
「不不不,一堆人在那邊聊天,我不好休息,還是深山裡比較好…」父女兩繼續討論。
「媽咪,那妳呢?妳也要高山嗎?」孩子問。
「不用這麼麻煩,院子找棵開白色香花的樹就把我的骨灰撒了。陽光一曬,妳聞到花香,就知道媽咪在想妳了…」
中國人總忌諱和家人討論生死的議題,往往當意外、疾病、死亡…來到的瞬間,親友心裡總覺得是空空的,思忖著該怎麼做最好?要風光有面子、想典雅有氣質?往往遇到親友間意見不合,很多矛盾、衝突就此產生。
多年前我的遺囑已經寫好,檔案就在電腦裡。老實說,也沒啥內容,就是叨叨絮絮如果我先走,請孩子健康長大、幫我顧好家人…之類的。倒是有一點我很堅持,就是家祭、公祭能免則免,就是怕這幫陌生人的話術和手勢壞了我平靜遠行的心情。
換做是婚禮,兩家人熱烈地討論著,就是希望能符合新人的個性、風格,把最自己的樣貌呈現在親友面前。那喪葬呢?那原本屬於自己告別的典禮,不也該辦得更獨到些?
我在報上讀過一篇投稿,作者罹患肺腺癌已經移轉,他已經連續三年邀請至親好友觀禮自己的生前吿別式,因為他想讓親友知道,除了殯儀館的告別式之外,還有其他選擇,或許更有意義。希望日後「快樂的出航」來臨時,親友都有心理準備,能夠尊重自己選擇的方式。
人如果走了,留在親友心理的是什麼?不想墳墓、靈骨塔占人空間,只願親友在想起我這號人物時,心中會想起不拘形象、豪邁開懷的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