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即將到來,傳統上必須回鄉祭祀先祖,但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不見得能回得了家鄉一趟,由於有需求,在大陸便衍生出新祭祖模式,「代客祭祀」近年來營運而生。
所謂「代客祭祀」,指的是不哭墳不燒紙,內容包含一杯茶、一對燭、一盤果,代客遠程讀一封信,再把影片傳給逝者家屬,收費100元(人民幣,下同)。有業者認為,此舉滿足了表達哀思的需求,又具有環保特點,可說是一舉兩得。
套餐設計滿足顧客
在重慶某個陵園裡,工作人員任廷敏和石思玉把小桌子搬到了墓位前,她們即將進行代客祭祀。伴隨著薩克斯風單曲《回家》,戴上白色手套,鞠躬之後,先為逝者奉上一杯酒,並說明「我們受您女兒的委託來看您」。
接著,點上蠟燭、端上水果、送上鮮花,這是100元的「基礎套餐」。其中最重要的步驟是,工作人員代客朗讀一封信,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思。「身隔萬里,只能面對大海想著媽媽您的方向,讓悲傷變成思念、追憶。」讀完這封信,代客祭祀便結束了,在這約10分鐘的過程中,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錄製影片,然後將影片傳給遠在國外的逝者家屬。
任廷敏指出,基於逝者家屬的需求,陵園推出代客祭祀的服務,在「套餐」的設計上,符合生態、文明祭祀,不為客人哭墳、燒紙等。石思玉表示,有些客人會「加點」祭祀品來寄託哀思,消費一般最多在200、300元。
「舉例來說,曾有客人提出奶奶生前牙不好,托我們買蛋糕;也有人要求,請幫忙買一束妻子生前最愛的玫瑰花等等。」石思玉說,只要符合環保,都會盡量去滿足這些要求。
各節慶都可代客祭祀
以寫信型態表達情感,大多是逝者家屬自己撰寫,或者由工作人員根據家屬的敘述進行整理。最終以讀一封信的形式,向逝者表達情感。
「目前來看,客人對代客祭祀的接受度頗高。」石思玉說,不少家屬確實是因為工作、身體、距離等原因無法到現場祭祀。還有些家屬認為此模式不錯,建議增加服務,比如在逝者生日、中秋節等等也可以嘗試展開其他的代客祭祀活動。
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彭友誼認為,「一封信」跨時空的祭祀值得提倡,可彌補清明節假期短、高密度祭掃集中帶來的不便性,又可滿足群眾緬懷先人,表達哀思的需求,而且不哭墳不燒紙,具有生態文明環保的優點。
(旺報)